为深化职业教育智慧化转型,推动南京、上海、喀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2025年3月12日上午,由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主办、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智慧职教”主题教研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汇聚了宁、沪、喀什三地职业教育工作者,围绕智慧教育技术应用展开深度研讨。
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副主任孔晓华、科长胡卫芳,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中心主任王博、技术员史家影,南京市各职业学校思政学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师代表,以及上海、喀什等地职业学校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设置了专题讲座、案例分享、智慧工具实操互动等环节,全方位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学评一体化:建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活动伊始,胡卫芳科长作《数智赋能,精准评价下的高效教学》主旨讲座。她系统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内涵,强调其通过目标引领、全过程评价与学业质量监测,实现“教—学—评”动态闭环,推动职业教育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胡科长结合实例,解析如何利用智能平台采集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等多维数据,为个性化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科学支撑,现场教师反响热烈。
AI+德育: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创新
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余洁老师以《数智启新程,德育绘春景——DeepSeek驱动德育升级》为题,分享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成果。她基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提示词迭代”设计理念,通过不断优化AI指令生成融合专业特色的互动教案,并借助DeepSeek与Kimi等工具打造动态PPT,提升教学吸引力。现场演示的“豆包智能体”德育案例,生动展现了AI技术在情境模拟、学习检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跨学科思政教育提供了新范式。
智慧教研室:打造教师成长数字平台
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中心技术员史家影老师聚焦实操培训,详细讲解“智慧教研室”平台功能。通过AI云课堂实时分析教学数据、生成学情报告,助力教师精准诊断课堂成效;教研资源库与协同备课模块,则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史老师以“问题导向”展开讲解,详细陈述平台操作要点,确保参训教师熟练掌握平台应用技巧,为教学改革夯实技术基础。
凝聚共识:共绘智慧职教新图景
活动尾声,胡卫芳科长总结指出,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教育生态的重构。她呼吁教师主动拥抱技术浪潮,将数字思维融入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数字素养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参加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拓宽了成长视野,今后将积极探索AI工具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次教研活动以“跨区域联动、多维度赋能”为特色,搭建起三地职教协同发展的桥梁,为智慧教育落地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随着数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碰撞,一幅“精准教学、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职教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文:曹晶;图:教研室;初审:种颖;终审:曹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