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语文教材文化功能探索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948次
基于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语文教材文化功能探索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黄婷
内容摘要:
当前,语文教学在“做大”主要是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语文学科内部不断挖掘,强调语文教学需要肩负人格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等任务;另一方面,在外部世界里寻求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如广告、电视电影、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在“大语文”观念指引下,都可以找到合理性。基于这一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材,如何以教材为基点,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功能是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审视语文教材,结合苏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细细挖掘,探索其中的文化元素,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
大语文 教材 语文文化 民族文化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结合当下语文教学现状提出的新型、有效的教育主张。他提出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我们将语文教育的视野放宽。当前,语文教学在“做大”主要是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语文学科内部不断挖掘,强调语文教学需要肩负人格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等任务;另一方面,在外部世界里寻求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如广告、电视电影、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在“大语文”观念指引下,都可以找到合理性。基于这一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材,如何以教材为基点,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功能是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从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审视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功能就成为文化教育功能机制中的核心,因为语文教材选择文化,整合文化都是为了传承文化。细细挖掘,苏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中有不少文化元素。
一、挖掘教材中民族语文文化的魅力
新版的语文教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民族语文文化的魅力。在教材的解读中,我以大语文的视角,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解读教材,将教材的语文文化化作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将经典篇目化作河中一块块富有坐标意义的礁石和晶莹的浪花。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塑造人、丰富人的内涵,促进人的发展,使人形成新的目标,新的理想,新的追求。人类的文化经验,文化传统只能通过传承的方式发展下去,因此,语文教材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是与教育的终极目标一致的。
我们先从新教材中的诗歌说起。诗歌是我国语文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个篇章,古代语文教育就有不少优秀的诗歌分编教材,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它们为后代的语文教材提供了诗歌选编的成功范例。新教材中每册均有诗歌单元,饱含着各种近于完美的诗歌范式:《诗经》中的《静女》以其质朴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四言诗的典范;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古代五言诗的典范;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是古代五言、七言律诗的典范;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是古代歌行体诗的典范。而现当代的诗歌作品则代表着我国诗歌发展的新的成就。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大批诗人、作品和众多流派,成为我国现代语文文化中的奇葩。徐志摩、闻一多、孩子等诗人以卓越的才华,把他们炽热的情感融入到用白话携程的诗歌中,白话诗文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语文文化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质的飞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可以说是新诗的典范。孩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新诗的意象选择做出了新的泰索,继续为新诗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词皮等代表我们民族传统语文文化样式的一种载体,是我国是个特有的形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气势磅礴的豪放制作;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都是妩媚的婉约之作。至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则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是个,是语文文化中古为今用的成功范式。
散文的创作在我国语文文化的百花园中是内容最丰富,形式也是最多样的。新教材选编了各种类型的散文典范。先秦散文为我国古代语文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初始的语录体散文到后来成熟的议论文体,无论是写作手法的运用,还是文章体例的创制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语文文化财富。先秦以后,汉魏两晋南北朝期间,最光彩夺目的当数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也是我国语文文化散文中的瑰宝。韩愈的《师说》是提倡朴质文峰的“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宋代散文则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广泛,形式更多样,语言更畅达,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如教材中选编的《六国论》、苏轼的《赤壁赋》等,从标题看,体例各异,写法多样,进一步丰富了古代语文文化的创作领域。
新版的语文教材还选编了不少文质兼美的时文,让语文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从内容到形式都拉近了学生同时代之间的距离,风着眼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这也是大语文理念的体现。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还有《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等。
二、感受教材中民族文化的要素
1.语文教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是爱国主义和集体观念。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倾向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如今的职校学生胜过在和平年代,既未看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又未见到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只觉得春光融融河水泱泱,一切是那么美好;加上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又比较优越,这样他们很难有什么忧患意识,更难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国家的观念也流于淡薄。在他们的心中,国家、民族,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缺少深厚的根基。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要努力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使学生树立起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新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很多,其存在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古今作家们写下的诗词文赋中所记载的爱国事迹,所描写、歌颂的爱国者的品格、精神。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恩怨上的高风亮节正是对爱国主义的具体诠释。
二是古今贤哲面对祖国壮美的山河所兴起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描写,《长江三峡》中对于三峡风光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商河的务必自豪与热爱的情感,激荡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通过对祖国历史与现状的由浅入深的介绍、描述,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教材的许多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明史,与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密切相关,也有许多课文反映了近百年间中华民族遭侵略屈辱与挽救危亡的斗争历史,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极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2.语文教材是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载体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特质中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载体。包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以及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互敬互爱等道德品质。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精灵,成为激励今天的学生们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在中国历史长河,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富强,广大人民的幸福安宁而奋斗不息,表现了强烈的奋发进取精神。语文教材中文化教育功能的又一具体表征就是传承这种宝贵的民族性格。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梳理了美政理想之后,就矢志不渝地进行奋斗。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父趋势后不忘父亲遗志,立志要写出一部“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后因事触怒汉武帝而遭腐刑,肉体与精神均遭巨大打击,使他痛不欲生,想到《史记》未完成,于是以古人发愤著书精神自励,不屈不挠,矢志不渝,终于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其次,语文教材是民主自由精神的载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反抗腐朽黑暗、反抗压迫剥削,追求和平、幸福的斗争史。从《诗经》的《伐檀》到鲁迅先生的《祝福》、《药》等,无不是反抗腐朽黑暗,压迫剥削,追求向往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以及和平、幸福的生活。新教材中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文不在少数。如李白的《将进酒》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是民主自由精神的咏唱。诗的后一段突出地反映了诗人的追求向往自由的思想,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又如《祝福》对封建节烈思想的批判十分深刻,在祥林嫂的身上鲜明地呈现出对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雷雨》中的“蘩漪”等都体现了民族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
3.语文教材是各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要素载体
语文教材还是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要素的载体。概括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民在长期焦王庄,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形成的,印证着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文化,诸如语言、服饰、居住、饮食、婚丧嫁娶、礼仪礼节等,都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区别,这些民俗文化散见与各类语文作品中。我们的语文教材既有《景泰蓝的制作》这样专门的民俗篇章,又有不少课文中星星点点的涉及到民族习俗,如《鸿门宴》中项羽、刘邦、范增等人排列座次就反映了古代的礼仪文化,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更是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民俗,贾府门前的石狮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林黛玉进贾府的沿路中所见的院落、牌匾、摆设也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故都的秋》中对各种独具韵味的风俗描写,让人回味无穷。
(2)教材中的科技文化。科技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科技可以转化成生产力,直接推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因此,可以可以说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新教材中有部分选文直接介绍现代科技文化的成果,是科技文化的载体。
(3)教材中的政治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游相当一部分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起过积极作用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如《六国论》等篇目,反映了以史为鉴,明乎得失的重要传统。再如《祝福》《药》中对封建制度和观念的批判五一是对腐朽的封建政治文化的彻底否定。
深入了解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才能解读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丰盈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索,让语文学习的视角变得更大,让大语文教学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2.《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黄玉峰,上海教育出版社
3.《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庄惜昌,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文发表于2014年11月《新课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