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马弯弓射不发——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5/14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886次
盘马弯弓射不发
——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南珺
在作文的行文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做:“突起,纡行,峭收。”“突起”,指文章开头要奇峰突起;“纡行”,指主体部分要迂回曲折“峭收”,指结尾要简介有力。这是组构文章、安排结构的一般规律,也是一种行文方法,是一种美文的艺术。
我认为,所谓“纡行”,即是指目标明确,却故意不走直线,有时是“旁敲侧击”,有时是“曲线救国”,这种“盘马弯弓射不发”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写作,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
余映潮先生称之为“变直为曲”——诗意的教学设计。诚如余先生所说:“‘变直为曲’的手法用于阅读教学,首先是‘好看’,其次是‘好玩’。”好的语文课是应该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的,所谓“文如观山不喜平”,那种微波荡漾的课一定不平铺直叙的课更值得鉴赏;而除了“好看”之外,语文课还可以讲究“好玩”,那种预伏波澜的课、那种设置悬念的课会更让学生思绪起伏。当然,基于此的大量的阅读量和思维量,不论是作为教学的目标还是作为教学的手段,都是语文课所乐见的。
余先生在谈到“怎样将教学进程‘变直为曲’”的时候,是这样描述的:“好多方法是可以用的,中的说法就是: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进行一些示例、穿插、引进、迁移、连缀、补充、收集、查询、比较……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
余老师举了《马说》的例子。如果“直”教,就应该在学生质疑问难的基础上由教师落实一批字词,而如果采用“曲”教的方法,可以请同学们以“课文中的两个词意思不同”为题进行说话,或者以“课文中的两个词意思相同”为题进行说话。这种“词义辨读”,可以说是引着或者说是逼着学生去思索,去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曾在教授古诗词单元时,也做过此类尝试。当时我正教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该单元课文中还有王维的一篇《山居秋暝》。众所周知,王维和陶渊明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两人的山水田园诗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两人作品的深入理解,对比阅读时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毫不讳言的说,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是很痛恨这种对比阅读的,因为他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我在布置这项作业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句:“曾经有人用四字总结陶渊明和王维的归隐,陶渊明是穷隐,而王维是富隐,你能从两人的诗作中,看出这种区别吗?”
于是,有学生说:陶渊明年幼时即家道中落,虽然几经出世入世,但都官微俸薄,归隐之后,更是穷困潦倒;反观王维却恰恰相反,官宦子弟出生,家世显赫,自己又高官厚禄,自然是个富贵闲人了。
由此,我们总结出第一条不同,即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作品写作风格的不同。低层生活造就了陶渊明自然质朴的性格,其作品自然就自然率真,平淡朴素;王维因自小的良好教育,诗、画、书法样样精通,在其作品中常常将几者结合,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雅致、精美而又丰润。
学生又说:陶渊明是因为厌恶官场,而不得不隐居避世;王维却更像是借游山玩水来调节自我。因此,从作品内容上来说,陶渊明写的常常是其隐居后的真实生活,而王维写的才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山水之景。从情感上来说,陶诗反映其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鄙视和逃避,而王诗却常常饱含他对现实生活的佛性思考(王维又称“诗佛”,那句因电视剧的热播而家喻户晓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出自王维之手)。
通过对“穷隐、富隐”的引申辨读,大部分同学都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这不是死记硬背,在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和背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理解和思考所得出的答案是水到渠成且根深蒂固的。
文学阅读中的思索是最难以驾驭的,却也是做能产生奇思妙想的。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课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思考的课题。“盘马弯弓射不发”、“变直为曲”是加强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的途径之一。教师诗意的教学设计还有许多的方法,值得我们思考。